月度观点

市场精选1号基金经理点评 丨 2022年11月

发布时间:2022-12-07

一、国内经济:11 月经济景气再受疫情冲击,防疫政策再优化

1)11月PMI指数较大幅度在荣枯线下回落,各分项多数回落,或表明经济二次探底。主要受到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另外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2020年以来仅高于2020年2月、2022年4月。

2)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防疫政策再优化。广州、北京等多地持续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举措。本周全国新增感染病例数量、重症病例有所回落,北京、广州、郑州、重庆等地社会面病例也出现回落;本周工业生产则受到明显冲击,工业生产腾落指数大幅回落。

二、海外:

1)俄称控制东线定居点,乌称击退俄多地进攻。欧盟就对俄海运石油限价达成初步一致。

2)11月美国失业率持平,薪资继续提升,新增就业虽然有回落,但仍然高于过去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劳动力市场环境仍较为紧张。而11月的供给继续回落,10月需求也环比出现小幅下行,供需双弱,这可能是目前经济逐步下行阶段,而失业率并没有出现明显提升的原因。

三、2023年度展望:

站在当下,我们经历了2022年经济持续缓慢下行,政策发力却效果有限的一年。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阻碍经济复苏的三大阻力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一)阻力一:地产刺激政策“三支箭”已经发出

今年10-11月,为改善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扭转市场整体悲观预期,稳定经济大盘局面。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出台针对性政策,分别从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打出一套“组合拳”。政策意图显著,旨在改善地产行业相关上下游公司整体资产负债表,加大权益补充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资产。我们认为史上罕见的“三箭齐发”聚焦于改善房企外部融资环境,以外促内,有助于房企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修复,重新激活地产行业活力,提振行业乃至全国经济复苏预期。

(二)阻力二:疫情防控政策方向性扭转,政策重心将重新回归经济复苏

自10月中国二十大顺利闭幕之后,11月11日,防疫优化“二十条”发布,随后广州、石家庄、深圳、北京等多数城市,均不同程度开放疫情调控政策,“动态清零”政策已发生根本性扭转。参考国外多数国家的抗疫政策调整变化,政策放开后,经济将逐步回归常态,其经济恢复情况将向疫情水平靠拢。

站在当下,我们认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后,政策重心将从过去三年抗疫维稳转向经济发展。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政策要求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稳妥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2023年必定是开局之年。

(三)阻力三:人民币汇率——美联储加息幅度预计放缓,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通胀放缓、经济衰退预期增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偏“鸽”信号,我们预计美联储放缓加息幅度最早在12月会议上到来。我们认为,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和全球衰退预期不断提升的叠加作用下,未来美债收益率可能会高位回落,配合国内防疫政策逐步优化和地产政策升温,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缓解。“811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周期内A股往往也表现较好。因此我们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A股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投资机会。

展望四季度年,我们认为当前A股市场的逻辑主线已经从产业集中转变为产业升级,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兴产业及转型升级预计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与此同时,A股估值水平进入历史底部区间,且不断接近历史低位。尽管内部经济依旧低迷,企稳分化,外部需求干扰因素较多,但国内以重启复苏为目标,宽松的金融支持政策方向没有发生变化。长期视角来看,A股具备较大投资价值。

四、我们的投资方向及策略

坚持长期投资,依托双柱理论,价值投资和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围绕“好行业、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核心投资策略,优化我们“天枢”大数据量化模型。鉴于当前,政策逐步发力,国内疫情得到逐步缓解,各地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我们依然看好方向:(一)弱周期链: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交通运输;(二)新基建链:风电、光伏、传媒、通信;(三)金融发力链:银行、保险;(四)地产和基建链:建筑建材、地产。



× 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用户名:
密 码: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