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观点

市场精选1号基金经理点评 2024年01月

发布时间:2024-02-22

一、基金经理投资随想:从数据中获得投资机会: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数据驱动的投资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的投资者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大量数据,而挑战是从这些数据中获得可操作的投资机会。这就是辩证思维发挥作用的地方。通过运用辩证思维,投资者可以超越单纯的数据分析,更深入地了解驱动市场趋势的潜在因素。

辩证思维是一种推理,涉及考虑对立的观点并寻求调和它们。它涉及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它们的组成部分,并理解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投资语境中,辩证思维可以让投资者从多个角度分析市场趋势,发现别人可能忽视的投资机会。

辩证思维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它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过于拘泥于单一的投资题。在投资领域,很容易过于专注于特定的市场观点,而错过重要的信号和趋势。通过使用辩证思维,投资者可以保持更灵活的方法并适应市场发生的变化。

辩证思维也能让投资者看到大局。通过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它们的组成部分,投资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驱动市场趋势的潜在因素。这使他们能够识别其他人可能不会立即发现的投资机会。辩证思维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让投资者识别市场的低效率。通过从多个角度分析市场趋势,投资者可以识别市场可能对资产进行错误定价的领域。这可能会带来具有巨大上升潜力的投资机会。

当然,辩证思维并非没有挑战。它需要愿意考虑对立的观点和调和看似矛盾的数据的能力。它还需要深入了解驱动市场趋势的潜在因素。
培养辩证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注重学习。通过随时了解新技术和市场趋势,投资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推动市场趋势的潜在因素。他们还可以学习其他投资者的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投资策略中。培养辩证思维的另一种方法是寻求不同的观点。这可能涉及征求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以及寻求可能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考虑这些不同的观点,投资者可以对市场有更细致的了解,并发现其他人可能忽视的投资机会。

归根结底,从数据中获取投资机会的能力需要技术专长和辩证思维能力的结合。通过采用整体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保持对新视角和观点的开放态度,投资者可以在不断发展的投资世界中获得竞争优势。虽然辩证思维具有挑战性,但对于寻求在当今数据驱动的投资环境中取得成功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项基本技能。


二、国内经济

1、经济正循环尚未畅通,短期仍呈“L”型走势
1月份各省市纷纷召开地方两会,多个省份下调了GDP增速目标,暗示经济发展仍受制于政府债务等多方面制约。然而,观察经济大省的情况,北京和上海均设定了5.0%的GDP目标。其中,相较于2023年,北京的目标上调了0.5个百分点,而上海下调了0.5个百分点。广东、江苏、山东的目标保持不变,而浙江上调了0.5个百分点。这表明经济大省仍在发挥主导作用,全国整体经济增速目标极有可能保持在5.0%左右。
通胀方面受到企业和居民净储蓄高增的影响,维持在低位。2023年12月CPI增速为-0.3%,PPI增速为-2.7%,已经连续3个月保持“双负”状态。预计在企业和居民不强烈加杠杆和释放储蓄的背景下,弱通胀格局极有可能延续。从工业企业利润来看,2023年全年呈现低基数下稳步修复的特征,主要得益于企业的成本降低和金融利润的提升。然而,当前费用率已经下降到相对较低水平,后续盈利的弹性受限,预计盈利反弹还需等待。企业库存周期目前仍在底部震荡,盈利和库存的后续发展将取决于需求修复的力度。
总体而言,短期内“需求提振-生产扩张-就业增加-收入上升-投资和消费扩大”的正反馈循环机制尚未畅通,经济呈现“L”型走势,仍需政策发起力度来提振信心。
2、政策端防风险特征明显,平稳发力保持转型定

央行于1月底发布了全面降准50BP的政策,向市场注入长期1万亿元的流动性,较市场预期超出,其主要目标是协同专项债提前批发行,促进信贷发放和稳定地产市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央行设立了信贷市场司,与广州采取的放开120平以上限购等地产优化措施一同,这传递出强烈的政策信号,未来促信贷和稳地产的政策将持续推进。

截至1月31日,30个主要城市商品房月成交面积达810.8万平方米,相较于2023年12月环比下降了37.1%(12月北京、上海地产政策优化带来脉冲效应),单月成交面积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预计随后一线城市将相继采取类似的地产宽松政策。
受到地产去库存、企业信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信贷总量和结构的修复进展并不理想。明显表现出“财政式稳信用”的特征,其中包括PSL(贴现窗口支持票据融资工具)的重启等。未来,促信贷仍需更多的政策支持。预计从中期贷款便利(MLF)到贷款基础利率(LPR)端,降息将继续推进。考虑到银行净利差和利润的影响,更有可能实现的是从贷款到存款端的循环性降息。
然而,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同比上升16.2%,而同期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了9.2%。地方政府化债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短期经济增长。政策层面更加注重风险防范,体现出明显的财政“节流开源”特征。这种财政“节流”相对制约了短期经济刺激,加之土地财政下滑的背景,政府通过多渠道“开源”的措施日益加强。近期,国有企业利润上缴规范得到强化,央国企被要求进行市值管理,并设立国企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基金以激活低效资产等。这表明“股权财政”理念进一步明晰。
3.等待三中全会中长期问题定调,预计产业政策大幅加码
二十大以来统筹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安全成为主线,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在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预计2024年高质量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力度会更大、更加乐观。历届三中全会皆以中长期问题作为主要议题,如“三农”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等,预计本届三中全会之后,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将会进一步加码,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海外经济
(一)美国:就业暂稳

新增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相对稳健。2024年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达到35.3万人,为自2023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对2023年12月和11月的数据进行修正,分别上调至33.3万人和18.2万人,总体上修正了12.6万人。服务业仍是新增就业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教育和保健行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最为显著。

美国失业率保持在低位。截至1月,美国失业率为3.7%,已经连续3个月持平,整体仍然维持在历史相对低水平。1月的美国劳动力参与率为62.5%,与上月持平,但与疫情前(2020年2月)相比仍存在0.8个百分点的差距。

制造业景气指数略有回升。2024年1月,美国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1,较12月回升2.0,为2022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尽管仍低于荣枯线。具体而言,新订单指数从2023年12月的52.5回升至52.9,物价指数也从同期的52.9回升至52.9。

高频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对美国2024年第1季度GDP环比折年率的估计为4.2%,这表明短期内美国经济可能会维持相对稳定。

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保持稳定。截至2月3日,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可能在5月份实施大概率的降息,并且仍然预计全年可能会有6次降息,总幅度为150个基点。

美债收益率有所下降。截至2月2日,美国10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为4.03%,较上周下降12个基点。其中,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为1.82%,较上一周下降3个基点,而10年期通胀预期也较上一周下降9个基点至2.21%

(二)欧洲:经济偏弱
经济边际改善。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速为0.1%,较第三季度上升了0.1个百分点,环比折年率较第三季度上升了0.6个百分点至0.1%。欧洲经济边际呈现一定改善,尽管整体仍偏弱。
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健。截至2023年12月,欧元区20国失业率为6.4%,欧盟27国失业率为5.9%,均与11月持平,且均处于历史低位,反映出劳动力市场仍表现出相当的韧性。
通胀略有回落。2024年1月,欧元区HICP同比增长2.8%,较2023年12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高于市场预期的2.7%。核心HICP同比增速较2023年12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3.3%。尽管通胀呈现持续回落的趋势,但在通胀的“最后一公里”仍然面临一些曲折,欧洲央行或仍需耐心等待。
经济景气指数略有下降。2023年1月,欧元区19国经济景气指数为96.2,较2023年12月小幅下降0.3,与疫情前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019年12月为102.9)


四、我们的投资方向及策略

坚持长期投资,依托双柱理论,价值投资和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围绕“好行业、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核心投资策略,优化我们“天枢”大数据量化模型。2023年处于曲折中复苏状态,最终GDP增速达到5.2%,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与此同时,当前宽松政策环境友好,为进一步巩固内部和外部经济修复状态,相信政策会持续发力。

结合当下资本市场,我们认为市场处于“低估值、低预期、低拥挤度”的阶段,便于我们构建一个稳定且长期预期回报较好的资产组合。我们依然看好方向:(一)弱周期链:公用事业、环保、医药生物、零售商超、食品饮料、交通运输;(二)金融发力链:银行、保险;(三)出海具备全球化竞争力公司:工程机械、电气设备、家电、家具。


× 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用户名:
密 码: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