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市场延续下跌。月初,国内最新制造业PMI超预期回落,而12月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鹰派信号,中美经济和货币政策预期分化加剧,中美利差扩大,A股再度调整,上证跌破2900点。月中,央行宣布降准50BP释放资本市场稳定信号,市场探底回升上证从2724点反弹最高至2924点。月末,外部环境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放大,国内降息预期落空、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基本面与预期双弱,叠加雪球敲入与股权质押风险加剧悲观情绪,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市场再度回落;其中全月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2个行业上涨,其中煤炭、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和家用电器表现居前,全月涨跌幅分别为6.67%、6.17%、-0.96%、-1.22%和-1.96%;相反地,表现靠后的行业为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全月分别下跌23.91%、23.65%、20.49%、18.59%和17.90%。
我们继续保持2023年11月份月报的观点,市场仍处至暗时刻。如果没有坚定果断的总量政策(譬如:规模较大的平准基金,大幅度降息),那就只能等平均股价足够低,自然而然由价格因素改变市场供求。这里暂且抛开我们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问题,仅就短期而言,现阶段所有的宏观和公司基本面讨论已无意义,整体要回到对永恒不变的人性的观察上来,核心判断是:市场参与者的人性恐惧的一面到了什么阶段?大概率在弱者主动恐惧和强者被迫出局之间。此所谓“物不至者则不反”。我们继续维持仓位。既然已躬身入局,如果不能决然认同“南墙不存在”或者“钟摆不再摆动”的结论,势必只能回到长期视角审视持仓公司的生意,并且会动态调整到长期更好,竞争格局更确定的生意上去。好在我们的产品在投资上没有杠杆,还有超过三成的现金在手。我们的持仓公司也基本没有负债。可见的未来,公司所在行业不仅不会消逝,最差也能保持低速正增长,标的公司自身生意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足以支撑年复一年的再投入;从股东回报ROE的角度看,即使考虑风险补偿,也会持续超过固收和理财收益,长期超额复利回报不言而喻。另外,在如此低的风险偏好位置,成长和红利风格如此偏离,在一到三年维度,我们不再认同市场流行的抛弃成长追逐似而非似的红利低波资产。
反思管理人的过去两年一个月的负收益,失误有三:1,过于自信 (过去的成功 、已验证的经验放弃、追求转型仍在路上);2,贪婪(产品的年度正收益驱动);3,用成熟资本市场(美)的宏大叙事思考我们的未来,而忘了我们现阶段身在何处。
投资还有很长的路,打不败我的,必将使我更坚强。明心见性,察其所以然。
用户名: | |
密 码: | |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