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观点

市场精选1号基金经理点评 2024年08月

发布时间:2024-09-06

一、国内经济:经济在曲折中复苏,政策工具箱充足可期待

2024年的经济目标设定在5%这个门槛上,像是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上半年,虽然经济基础高企,但我们仍然稳稳地踩住了这条水线。下半年呢?由于去年基数下降,预计第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速会在4.8%到5.1%之间徘徊,全年5%的目标看起来是八九不离十了。不过,数字背后可没有那么简单,整个经济的“骨架”和“肌肉”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从各行各业的表现来看,2024年上半年,拉动GDP的主力军从工业、信息传输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再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行业都贡献了不少力量,而其他一些行业的贡献度则有所下降。这种结构调整告诉我们,经济的重点已经开始从传统行业逐渐转向新兴领域,换句话说,经济的引擎正在从“老牛拉车”变成“高铁冲刺”。

再看看投资。1-7月,制造业对投资的贡献明显提升,似乎还算得上是“雄心勃勃”。然而,BCI(商业信心指数)却在低位徘徊,这反映出企业的投资意愿并不高,像是在说“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同时,土地成交量价在低位暂时稳住了脚步,说明房地产市场仍在“疗伤”阶段,全年房地产投资的降幅可能会有所收窄。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给基建投资打了一针强心剂,广义基建有望稳步回升。消费方面,“以旧换新”的刺激政策和服务消费的复苏,可能会在四季度带来一波消费热潮。进出口方面的情况就有点“冰火两重天”了,预计四季度进出口增速都会有所放缓。

在价格方面,四季度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会稳中有升,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同比降幅则可能继续收窄。换句话说,物价总体上还算“风平浪静”,但也有一些波动,尤其是在生产领域。

接下来说说财政和货币政策。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的收入和支出进度都比较慢,收入完成全年预算的60.58%,支出完成54.45%,都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社融(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去年少了3.2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依旧“心不在焉”。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仍然是“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出台的政策正加快落地,比如5月后的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预计三季度的发行速度还会更快;利率走廊新机制精准调节流动性,公开市场操作也在加快推进。

至于未来的增量政策储备,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广泛的专项债使用范围,这些资金未来可能会用来收购存量待售住房,或用于资本金的比例也有提升空间。此外,央行可能会扩容现有的结构性政策工具,甚至推出新的工具,为双碳、养老等领域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而年内的降准、降息也仍然是可预期之内的事情。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各个产业的表现也各有千秋。我们可以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主要产业划分为生存型、发展型和治愈型。在经济下行周期内,这些产业各自的投资机会如何呢?首先是生存型产业,比如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经济下行时表现得相对坚韧,特别是智能电网和煤电低碳化改造,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小觑。发展型产业中,先进计算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年均增速接近10%,预计到2025年,这个行业的直接产业规模可能会超过3.5万亿元。汽车制造业建议关注新能源造车企业、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企业以及新能源车充电设施相关企业。治愈型产业则包括医药生物行业,这个行业有望在技术壁垒较高的创新药等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游戏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那些具备研发、创新和营销实力的中大型游戏企业。而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重点可能逐渐从刚需型食品和用品转向宠物托管、美容、洗护和医疗等细分领域。

综上所述,2024年的经济画卷正在缓缓展开,5%的增长目标就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虽然挑战不少,但在政策的“东风”下,我们的经济航船有望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正如老话说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只要坚持方向不变,最终的成果就会如期而至。


二、海外经济

(一)美国经济着陆:总统选举仍有悬念。通胀稳中有降

在美国政坛和经济领域,8月底的一系列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观察的机会。这个时候,哈里斯和特朗普两位政界巨头的民调支持率正在拉开差距,而美国经济的各项指标似乎也在传递着某种微妙的信号。

首先说说这两位政界人物的民调支持率吧。到8月29日为止,哈里斯的支持率回落到了48.0%,比上一周下降了一些,而特朗普的支持率则维持在46.2%。虽然看似二者差距不大,但这实际上是在暗示着一种趋势——支持率的分化正在继续加剧。民意如水,时涨时落,不可一概而论。然而,当我们看到哈里斯的支持率有所下滑时,是否意味着她的政策或行为正在逐渐失去民众的支持呢?而特朗普作为一个从未远离风口浪尖的人物,能否借此机会重振旗鼓,再次赢得更多选民的青睐?在这场政治博弈中,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风向的微妙变化却耐人寻味。

再看看经济数据。7月份的PCE价格指数与6月持平,同比增长2.5%,符合市场预期。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6%,略低于预期的2.7%。经济学家们常常把PCE价格指数视作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之一。它的持平显示通胀压力似乎没有进一步加剧,这可能让市场略感安心。然而,通胀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胀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对经济稳定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经济复苏的速度或许未达预期。这种局面让人联想到一句话:“温水煮青蛙”,通胀压力在悄无声息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谈到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7月份的数据同样显示出了一种“稳中有变”的态势。个人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3.6%,比前一个月略有回升0.1个百分点,而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3%,相比前一个月却回落了0.1个百分点。这样的数据可以看作是美国经济中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两大引擎依然在平稳运行,尽管没有太大的惊喜,但至少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衰退。这让我想到“风平浪静”,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动作,但也不失为一种安稳之道。

不过,在房价方面,6月美国标准普尔/CS房价指数同比增长6.5%,增速较前一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增速回落。虽然房价的增长速度在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6.1%。这里透露出的是一种市场的“冷静期”。房市就像一口正在慢慢冷却的铁锅,虽然余温尚在,但热度已不复从前。对买家而言,这也许是个好消息,意味着未来房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减缓。

制造业方面则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7月份,美国核心资本品制造业新订单同比增长0.7%,结束了5月和6月负增长的局面。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制造业的韧性,尽管环比增速有所放缓(从6月的增速回落了0.6个百分点),但整体来看,这一数据的“转正”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的走向。这就像是“久旱逢甘霖”,制造业的新生力量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回升。8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从7月的水平上涨至67.9,显示出美国消费者在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时的信心有所提升。消费者信心如同市场的“晴雨表”,信心高涨往往预示着消费支出的增加,反之则可能意味着经济面临压力。当前的回升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些乐观的情绪。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对于通胀和降息的预期。截至8月31日,美国5年期和10年期通胀预期相对稳定,前者持平,后者仅小幅上升2个基点。而在9月降息方面,市场仍然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会采取行动,降息概率被认为是100%,而降息幅度大概率为25个基点。这就像是市场在“静待佳音”,所有人都在等待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这一决定可能对未来几个月的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从政治到经济,当前的美国似乎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的时期。

各项数据的微妙变化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正如一句老话所说:“风向一变,浪随之起。”我们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保持清醒的头脑,等待更多的信号来揭示未来的走向。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每一个小小的数据变化,都可能成为改变未来的大转折点。


(二)欧洲经济困境:失业率回落,通胀放缓

欧元区的经济数据表现似乎给我们送来了几缕阳光,尽管这光芒还不算特别耀眼。

首先,我们来看看失业率的情况。7月份,欧元区20个国家的失业率为6.4%,比上个月稍微下降了0.1个百分点,市场原本预计会是6.5%,所以这算是个小小的惊喜。与此同时,欧盟27国的失业率依旧保持在6.0%,没有什么变化。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的失业率保持在这么低的水平,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劳,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欧盟的劳动力市场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目前看起来还算稳健。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样的低失业率反映了企业在招工上的需求依然旺盛,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

接着,我们再看看通胀的情况。8月份,欧元区的消费者价格指数(HICP)同比增长了2.2%,比7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和市场预期差不多。这个数字看起来还算令人宽慰,因为通胀压力减轻了不少。核心HICP(剔除了食品和能源这些价格波动较大的因素)也有所下降,同比增幅从上个月的2.9%降至了2.8%。说到通胀,总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水涨船高。”在过去几年,通胀就像脱缰的野马,甚至让很多人对生活成本感到不安。如今,价格涨势终于有所放缓,虽然离平稳还差些火候,但总算看到了些许希望。

不过,尽管通胀放缓,消费者的信心却出现了一点下滑。8月份,欧元区19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上个月的-13.0下降到了-13.5。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幅走弱,但也透露出一些潜在的担忧。毕竟,老百姓的信心就像是一面镜子,直接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经济的看法。也许他们看到了物价上涨的阴影,或是对未来的收入增长缺乏信心,这些都可能让他们在消费上变得更加谨慎。

当然,我们不能只盯着消费者信心的下滑不放,毕竟整体经济形势还算积极。8月份,欧元区19国的经济景气指数上升到了96.6,比7月份增加了0.6,也高于市场预期的96。这说明,尽管面临种种挑战,欧元区的整体经济氛围还是有所回暖的。企业家们的信心有所增强,投资者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里更加活跃。

总结一下,欧元区目前的经济形势就像是在爬坡,虽然步子不大,但方向是向上的。失业率的持续下降,通胀压力的缓解,经济景气的回升都在为这片区域的未来增添了一丝亮色。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消费者信心的小幅下滑,它提示我们,未来的道路可能还会有些颠簸。


三、我们的投资方向及策略

坚持长期投资,依托双柱理论,价值投资和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围绕“好行业、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核心投资策略,优化我们“天枢”大数据量化模型。

当前资本市场处于“低估值、低预期、低拥挤度”三低状态,有利于构建长期稳健的投资组合,长期看,投资赔率较有吸引力,中国经济长期调结构的大浪潮中,不同产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关系,基于不能产业发展周期的视角,相信存在不少长期回报可观的投资机会。我们依然看好方向:(一)弱周期链:公用事业、环保、医药生物、零售商超、食品饮料、交通运输;(二)金融发力链:银行、保险;(三)出海具备全球化竞争力公司:工程机械、电气设备、家电、汽车、家具;(四)行业可能出现一定改善:农林牧渔、建筑装饰。





基金经理投资思考:奥运冠军的投资策略:如何用竞技思维征服市场

奥运会,作为全球最盛大的体育盛典,不仅展示了运动员的卓越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更揭示了竞技世界中的诸多智慧与哲理。这些在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除了用他们的汗水和努力赢得奖牌外,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思维方式,同样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一、奥运精神与投资的共鸣

奥运精神的核心在于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和团队合作。这些精神不仅是运动员赢得比赛的秘诀,也是投资成功的重要因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投资与竞技体育虽然领域不同,但成功的核心理念却有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追求卓越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最好成绩,还要不断突破极限。同样,在投资中,追求卓越的投资者也不断探索市场的深层次规律,力求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最优的投资机会。投资者需要以严谨的态度研究市场数据,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正如奥林匹克精神所言:“更快、更高、更强”,这份对卓越的追求同样适用于投资领域。

其次,超越自我是奥运精神的另一核心。在赛场上,运动员不仅要战胜对手,更要战胜自己,克服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在投资中,这种精神同样至关重要。投资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技能和知识,克服市场中的各种挑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唯有不断自我提升,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团队合作也是奥运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团队项目中,运动员不仅要发挥个人优势,还要与队友默契配合,才能实现最佳成绩。投资领域同样如此。在复杂的投资决策中,团队的智慧和合作能够有效提升投资的成功率。投资者需要与财务顾问、研究分析师等各方专家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投资策略。

二、奥运冠军的投资策略

许多奥运冠军在赛场之外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投资成功。他们如何将竞技精神转化为投资策略,值得深思。

严谨规划:成功的基石

在奥运训练的世界里,严谨的规划是成功的第一步。每一个冠军背后,都有一个周密的训练计划,涵盖了体能训练、技术练习、战术演练等方方面面。这些计划不仅要细致到每一天的训练内容,还要考虑到运动员的心理调节、饮食营养等各个细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细微的步骤和每一次微小的改进,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篮球传奇迈克尔·乔丹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赛场表现,更在于他在职业生涯中所制定的严谨训练计划。乔丹以极高的自律性进行训练,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他不仅关注到日常训练的细节,还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从而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这种精确的规划和不断的调整,使他能够在赛场上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实力。

将这种严谨规划的精神运用到投资中,同样至关重要。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包括资产配置、风险管理、投资目标等各个方面。例如,制定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每一步的规划都应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周密的考虑,确保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长期坚持:成功的关键

长期坚持是运动员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员的成功往往是多年艰苦训练的结果。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运动员们需要面对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们从未放弃,始终坚守自己的目标。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他们最终获得荣誉的关键所在。

迈克尔·乔丹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挑战和挫折,但他从未动摇过对成功的追求。他的成功不仅仅是靠天赋,更是靠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他在每一个赛季中都保持高强度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这种长期的坚持,使他能够在赛场上不断创新,最终赢得了多个NBA总冠军。

在投资领域中,长期坚持同样重要。投资者在市场中遇到的挑战和波动,往往需要长期的耐心和坚持才能够克服。许多成功的投资者之所以能够实现财富的增值,是因为他们坚持了长期的投资策略,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千锤百炼,方成大器。”投资者需要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不断磨炼自己的策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长期坚持的精神,能够帮助投资者在市场中获得稳健的回报,实现财富的持续增值。

专注的力量:奥运冠军的成功之道

奥运赛场上的每一位冠军,都以其卓越的专注力和专业素养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中,专注不仅是他们的常态,更是他们成功的根基。无论是田径场上的短跑选手,还是游泳池中的冠军,每一分每一秒的训练,都饱含了他们对某一项技术的执着追求。

专注对于运动员而言,意味着对训练中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琢。以著名的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为例,他在赛场上的辉煌成就并非偶然。菲尔普斯的成功离不开他对每一个技术动作的专注和打磨。从起跳到转身,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重复和改进。他的专注不仅体现在训练上,还体现在对自身状态的精确管理,甚至在饮食和休息方面,他也对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菲尔普斯在专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最终在奥运赛场上创造了历史。

专注与专业在投资中的应用

费德勒在投资领域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在退役后将精力投入到投资领域,展现出了与赛场上同样的专注与专业性。他深入研究市场趋势,分析行业动态,选择投资于高成长性的项目。他的投资策略注重深度分析与精确判断,这与他在网球场上对每一场比赛的细致准备如出一辙。在投资过程中,他专注于某些领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投资经验。这种专业化的投资策略,使他能够在复杂的市场中找到具备潜力的投资机会,取得了显著的回报。

冷静与理性的奥运考验

奥运会是世界上最为顶尖的体育盛典,每一位参赛运动员都肩负着巨大的期望与压力。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任何一丝情绪的波动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表现。冷静和理性,正是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著名的田径运动员乌塞恩·博尔特为例,他被誉为“飞人”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田径界的传奇人物。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博尔特面对过无数次的关键比赛和巨大压力。然而,他总能保持冷静,从容面对,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摇。正如博尔特自己所言:“当我站在起跑线上的时候,我只关心自己的跑步,而不是其他任何事情。”这种对自我的绝对专注和内心的平静,使他能够在每一次比赛中展现出惊人的速度与稳定性。

博尔特的冷静不仅仅表现为比赛中的镇定自若,更体现在他对比赛过程的理性分析。在每一场比赛前,他都会仔细研究对手的状态,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确保在最佳状态下迎接挑战。他的成功,离不开对比赛全局的理性把控和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这种冷静和理性,在投资领域同样不可或缺。

投资中的冷静与理性

投资市场中的每一次剧烈波动,都是对投资者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例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许多投资者因为市场的急剧下跌而恐慌性抛售,结果错过了随后的市场反弹机会。相反,那些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投资者则能够在危机中找到机会,进行战略性的投资,从而实现了长期的财富增长。

冷静和理性不仅仅体现在市场波动中的决策过程,也体现在投资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中。成功的投资者通常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考虑周全,包括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多个方面。市场的涨跌固然重要,但保持理性的投资者会将目光投向长期目标,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这种长期视角和理性分析,能够有效规避投资中的短期冲动和情绪化决策。

奥运精神与投资成功的结合

奥运会不仅展示了运动员的卓越竞技能力,更揭示了成功背后的智慧与哲理。运动员在赛场上所展现的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团队合作等精神,正是投资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将奥运精神运用到投资领域,运动员不仅能够在财富管理中取得成功,还能够为其他投资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投资的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理性决策,而这种成功的道路,正如奥运赛场上的拼搏一样,充满了挑战与机遇。让我们以奥运精神为指引,在投资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实现财富的梦想。





× 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用户名:
密 码: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